为促进我国质谱分析技术的快速发展,展示我国在该领域取得的成绩及增进同行间的学术交流,由中国化学会质谱分析专业委员会主办,厦门大学承办,中国质谱学会和中国分析测试协会协办的“第三届全国质谱分析学术报告会”时隔两年,于2017年12月8-11日在美丽的厦门再次召开。

开幕式后是特邀大会报告环节,陈拥军、陈洪渊、张玉奎、柴之芳、王海舟、张新荣、刘虎威、杨芃原、李灵军、再帕尔·阿不力孜、许国旺、蔡宗苇、Kaveh Kahen等13位重量级质谱专家分享前沿成果奉献精彩大会报告,全景展示了我国质谱技术、应用前沿研究进展。来自全国的质谱技术与应用专家学者、质谱厂商与用户共1500余人参加了本次会议,会议规模相比往届再攀新高。

本届会议开设“新仪器新技术”、“蛋白组学与代谢组学”、“新型离子源”、“质谱在医药研究中的应用”、“有机/生物质谱新方法”、“无机质谱”、“环境与食品安全分析”七个主题分会场。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研究员 陈拥军

报告题目:《变革中的中国化学》

当前我国化学发展机遇和挑战并存。挑战在于如何将我国化学研究逐渐发展成为化学学科研究的开拓者和引领者,真正实现“从量的扩张到质的提升”的转变与跃升。这就要求中国化学突破创新引领乏力的瓶颈,抓住国际化学格局变化中的战略发展机遇。新时期,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化学部将通过进一步精准定位项目资助格局的方式,从小到大,从弱到强,激励原始创新,孕育颠覆性技术,实现前瞻性基础研究。

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大学教授 陈洪渊

报告题目:《追溯质谱百年,展望未来宏图》

随着分离方法和检测方法的进步,可被质谱检测的对象越来越多,分析效果越来越好。未来还要进一步提升质谱的分析能力:通过设计新型离子化器,提高样本的离子化效率;需要进一步加强质谱成像基本原理和方法的研究以及人工智能的运用,以实现更高精度的空间组织切片解析和对疾病机制的解析。

中国科学院院士/大连化学与物理研究所研究员 张玉奎

报告题目:《深度覆盖的蛋白质组分析新方法》

迄今仍有1728个在基因组有表达而蛋白质组从未被鉴定到的蛋白质,其中膜蛋白约占50%。张玉奎课题组为提高蛋白质组样品处理效率,建立了基于离子液体的样品预处理方法。该方法能够有效溶解膜蛋白质,解决了表面活性剂与后续质谱鉴定不兼容问题,显著提高了蛋白质组定量分析的覆盖度和精准度。

中国科学院院士/苏州大学教授 柴之芳

报告题目:《放射性同位素质谱和元素周期表》

柴之芳院士着重介绍了加速器质谱(AMS)的技术特点和发展情况。AMS在最近几年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全球新建了80余个AMS中心,是目前应用的放射性同位素质谱分析方法。AMS是把加速器技术结合质谱技术构成的一种超高灵敏度质谱分析设备,相对分析灵敏度可达10-12-10-14,AMS可进行微量分析,所需样品量可少于1mg。与其他质谱相比,AMS具有高抗干扰能力,基体干扰小,计数本底极低的优点;缺点是仪器较为复杂。

PerkinElmer博士 Kaveh Kahen

报告题目:《Recent Advancements in Elemental and Molecular Mass Spectrometry from PerkinElmer》

Kaveh Kahen向与会者介绍了在过去的35年中PerkinElmer的诸多创新技术。例如,1999发明了动态反应池,实现了对砷和硒等微量元素在反应模式下进行检测。2017,公司推出了NexION 2000 系列 ICP-MS,可用于纳米颗粒、单细胞分析。除此之外,珀金埃尔默也已在有机质谱领域开始发力。随着2009 年收购Branford的Analytica,PerkinElmer开始建立了LC/MS产品线。在2016年10月,PerkinElmer推出了新的QSight系列三重四级杆LC-MS/MS系统。

参会代表专心致志,汇报内容处处创新。大会成功发挥总结我国质谱分析领域新研究成果,推动质谱分析研究创新发展作用。大会还宣布了 “优秀青年报告奖”及“优秀墙报奖”获奖名单。

analytica China作为赞助商积极参与,并设置展位与行业同仁沟通交流。

慕尼黑展览(上海)有限公司

上海市浦东新区世纪大道1788-1800号陆家嘴金控广场T1塔楼11层

邮编 200120

电话: +86 21 2020 5500
传真: +86 21 2020 5688
info@mm-sh.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