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届上海国际分析化学研讨会

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

 

由中国化学会和德国慕尼黑博览集团联合主办的第十届上海国际分析化学研讨会将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于慕尼黑上海分析生化展期间隆重召开。清华大学的林金明教授和德国杜伊斯堡-埃森大学大学的Oliver J. Schmitz 教授共同担任大会主席。

会议时间  Conference time:

2020年11月16日-11月17日  November16-17, 2020

 

会议地点 Conference venue :

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  Shanghai New International Expo Centre

 

主办单位  Organizers:

  • 中国化学会  Chinese Chemical Society

  • 慕尼黑展览集团   Messe München International

 

会议主席  Chairs:

  • 林金明教授Prof. Jin-Ming Lin (清华大学Tsinghua University, China)  
  • Oliver J. Schmitz教授 (德国杜伊斯堡-埃森大学University of Duisburg-Essen, Germany)

 

大会报告  Plenary Lectures:

  • 赵宇亮院士Prof. Yuliang Zhao (中国科学院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 Prof. Emily Hilder(University of South Australia)
  • Prof. Oliver Fiehn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 Prof. Philip Marriott (Monash University)

 

会议主题  The theme of the conference:

分析化学——让生命更健康  Analytical Chemistry for Health Science

 

分会主题  Topics of interest for abstract submission include, but are not limited to:

  • 新技术与新方法  New Technology and Methods
  • 药物分析  Drug Analysis
  • 样品制备  Sample Preparation
  • 环境和食品领域的分析化学  Environmental and Food Analysis
  • 分离技术和质谱分析的新发展  New developments in separation techniques and mass spectrometry
  • 生物标志分析  Biomarker analysis

 

午餐会与培训班主题  Topics of Tutorials, Workshops and Lunch Seminars:

  • 亲水作用色谱技术  HILIC
  • 离子迁移质谱技术  IM-MS
  • 超高分辨率质谱仪技术  Ultra-high resolution MS
  • 高效液相色谱法  HPLC
  • 生物分析方法  Bioanalysis
  • 质量保证  Quality Accurance
  • 质谱法  Mass Spectrometry
  • 食品分析技术  Food Analysis
  • 多维色谱法  Multidimensional Chromatography
  • 样品制备技术  Sample Preparation

 

会议语言  Symposium Language:英语English

 

会议网站  Symposium Website:http://www.chemsoc.org.cn/meeting/Analytica2018/

 

 

  • Session I: 新技术和新方法

时间 演讲题目 演讲嘉宾
时间 演讲题目纳米线的选择性制备及其在传感器中的应用 演讲嘉宾

Katsumi Uchiyama
日本首都大学东京 前任日本分析化学学会副会长

时间 演讲题目热重分析与APPI-qMS结合用于增塑剂分析和药物控制 演讲嘉宾

Florian Uteschil
德国杜伊斯堡 - 埃森大学

时间 演讲题目基于液滴的微流体系统的自动化纳升级分析和筛选 演讲嘉宾

方群
微量分析研究所所长,Talanta副主编 浙江大学

时间 演讲题目Developing NMR methods for atomic interaction measurements in proteins 演讲嘉宾

Yao Lishan
Qingdao Institute of Bioenergy and Bioprocess Technolog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时间 演讲题目Single nanoparticle electrochemistry 演讲嘉宾

Wei Ma
East Chin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时间 演讲题目全面的多维分离:是否有改进空间? 演讲嘉宾

Tadeusz Gorecki
加拿大滑铁卢大学

时间 演讲题目新型流控技术助力生物分析 演讲嘉宾

Audrey Schrock
高级产品运营经理 艺达思贸易(上海)有限公司

  • Session II: 药物分析

时间 演讲题目 演讲嘉宾
时间 演讲题目药物参考标准的合成、纯化和分析 演讲嘉宾

Jens Boertz
标准有限公司

时间 演讲题目光致诱导等离子体暗场光散射成像分析和生物医药 演讲嘉宾

Prof. Cheng Zhi Huang
中国西南大学

时间 演讲题目Drug enantiomer differeciation using cyclodextrin sensitized separation/sensing platforms 演讲嘉宾

Yong Wang
Tianjin University

时间 演讲题目Identific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chisandra from different places based on LF-NMR and chemometric methods 演讲嘉宾

Meijun Zhang
Dal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时间 演讲题目使用LC-MS进行抗体的活体表征 演讲嘉宾

Annika Doell
阿布威德意志股份有限公司

时间 演讲题目手性等离激元阵列在蛋白质组学研究中的应用:从蛋白质鉴定到构象监测 演讲嘉宾

魏为力
药物分析学系主任 重庆大学

时间 演讲题目GCMS基因毒性杂质分析应对策略 演讲嘉宾

王阳阳
GCMS应用工程师 安捷伦科技(中国)有限公司

  • Session III:样品制备

时间 演讲题目 演讲嘉宾
时间 演讲题目SPME与MS直接耦合:它可以代替LC / MS吗? 演讲嘉宾

Janus Pawliszyn
加拿大滑铁卢大学

时间 演讲题目金属有机框架:一种调整有机聚合物基整体柱性能的新方法 演讲嘉宾

Frantisek Svec
美国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

时间 演讲题目Rapid and selective separation of sulfamethoxazole using pH responsive molecularly-imprinted magnetic polymers 演讲嘉宾

Wanzhen Xu
Jiangsu University

时间 演讲题目Optimization of Sample Preparation for Total Reflection X-ray Fluorescence Spectrometry and of its Application to Aqueous Solutions Analysists 演讲嘉宾

Xinlei Zhang
Nan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

时间 演讲题目样品制备在食品成分抗癌活性的食品组学评估中的重要性 演讲嘉宾

Alejandro Cifuentes
西班牙国家研究委员会(CSIC)

时间 演讲题目离子液体及其衍生物在生物大分子分离和检测中的应用 演讲嘉宾

王建华
中国东北大学 副校长,副主编

时间 演讲题目增强型脂质去除EMR-Lipid 在食品分析前处理中的应用 演讲嘉宾

杨霞
安捷伦科技(中国)有限公司

  • Session IV:环境和食品领域的化学分析

时间 演讲题目 演讲嘉宾
时间 演讲题目食品中矿物油残留物的来源和组成 演讲嘉宾

Erich Leitner
奥地利格拉茨技术大学

时间 演讲题目利用太赫兹光谱技术对ZIF-8气体吸附的结构和动力学分析 演讲嘉宾

Nobuaki Ogawa
执行董事兼首席副总裁 日本秋田大学

时间 演讲题目Development of the high-sensitive monitoring method of arsenic by chemiluminescence 演讲嘉宾

Xiangnan Dou
Tsinghua University

时间 演讲题目Electrical detection of biogenic amines by organic transistors 演讲嘉宾

Tsuyoshi Minami
Institute of Industrial Science, The University of Tokyo

时间 演讲题目茶歇 演讲嘉宾

时间 演讲题目元素形态中的非金属十年:使用HPLC-ICPMS / ESI-qTOFMS进行非靶向分析 演讲嘉宾

Jörg Feldmann
英国阿伯丁大学

时间 演讲题目蛋白质纳米胶囊及包封物的制备、表征和应用 演讲嘉宾

Masafumi Odaka
日本秋田大学

时间 演讲题目Portable and sensitive gold immunoassay device for on-site rapid detection of clenobuterol hydrochloride 演讲嘉宾

Qi Peng
Fuzhou University

时间 演讲题目绿色食品适用于具有抗增殖活性的生物活性化合物的分离和纯化 演讲嘉宾

Elena Ibañez
西班牙国家研究委员会食品科学研究所

  • Session V:分离技术和质谱分析的新发展

时间 演讲题目 演讲嘉宾
时间 演讲题目HPLC-TOC Combination to Study Organic Molecular Size Composition in Municipal Water: SEC TOC Sensor 演讲嘉宾

谷雪蔷
亚太区应用专员 苏伊士水务技术(上海)有限公司

时间 演讲题目用于脂质体或蛋白质组等复杂样品分析 演讲嘉宾

Oliver J. Schmitz
德国杜伊斯堡 - 埃森大学

时间 演讲题目用于代谢组学的定量工具 演讲嘉宾

Huiru Tang
中国复旦大学

时间 演讲题目Biomolecule-responsive polymer: From recognition to applications in post-translational modification proteomics 演讲嘉宾

Guangyan Qing
Dalian Institute of Chemical Physics,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时间 演讲题目Determination of triglycerides in Schisandrae chinensis fructus oil based on GC-MS, LC-MS and FT-ICR-MS 演讲嘉宾

Can Gong
Shanghai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时间 演讲题目茶歇 演讲嘉宾

时间 演讲题目植物衍生的高仿生抗微囊藻毒素抗体用于生物分析应用 演讲嘉宾

Dietmar Knopp
德国慕尼黑理工大学

时间 演讲题目通过nanoflow UPLC-ESI-MS / MS实现脂质组学生物标志物 演讲嘉宾

Myeong Moon
韩国质谱学会会长(KSMS) 韩国延世大学

时间 演讲题目Graphene Oxide Aggregate-assisted LDI-MS for the Direct Analysis of Triacylglycerol in Complex Biological Samples 演讲嘉宾

Kai Liang
Institute of Biophysics,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时间 演讲题目Structure of Insoluble Coke in SAPO-34: Evidence From GC-MS Analysis of Soluble Coke 演讲嘉宾

Mingjian Luo
College of Chemistry & Chemical Engineering, Northeast Petroleum University

  • Session VI: 生物标志分析

时间 演讲题目 演讲嘉宾
时间 演讲题目健康人体血浆的脂质体高分辨率研究 演讲嘉宾

Andrej Shevchenko
马克斯普朗克分子细胞生物学和遗传学研究所

时间 演讲题目利用专用定性/定量软件与多维色谱(GCxGC和LCxLC)三重四级杆质谱联用进行复杂样品分析 演讲嘉宾

Peter Q. Tranchida
意大利墨西拿大学

时间 演讲题目Quantitative point-of-care testing based on the photothermal effect of nanoparticles using a thermometer as readout 演讲嘉宾

Yingzhou Tao
Fuzhou University

时间 演讲题目The paper-based chemiluminescence immunodevice with different washing and immobilization technique 演讲嘉宾

Wei Liu
Shaanxi Normal University

时间 演讲题目茶歇 演讲嘉宾

时间 演讲题目基于微流体的生物分析 演讲嘉宾

蒋兴宇
副主编 国家纳米科学中心
中国科学院大学

时间 演讲题目用于表征外来体和其他细胞外囊泡的光学光谱 演讲嘉宾

Carlo Morasso
意大利纳米医学和分子成像实验室

时间 演讲题目Investigate a novel technique based on PG for early screening of depression markers 演讲嘉宾

Fangdi Hu
Lanzhou University

时间 演讲题目Peptoid nanostructures for serum-based early diagnosis of Alzheimer’s Disease 演讲嘉宾

Ling Zhu
National Center for Nanoscience and Technology

  • 分析化学——为了下一代

    主持人: Jin-Ming Li Oliver J. Schmitz
时间 演讲题目 演讲嘉宾
时间 演讲题目开幕式 演讲嘉宾

林金明教授
清华大学

Oliver J. Schmitz
University of Duisburg-Essen, Germany

FALK SENGER
董事总经理 慕尼黑博览集团董事总经理

时间 演讲题目活体内纳米材料的定量 演讲嘉宾

高学云

时间 演讲题目用于小型化分离和样品制备的多孔聚合物材料 演讲嘉宾

Emily Hilder
南澳大学

时间 演讲题目茶歇 演讲嘉宾

时间 演讲题目高分辨率质谱与化学信息学相结合,用于标准化,常规的非靶向代谢组学 演讲嘉宾

Oliver Fiehn
USA美国加州大学

时间 演讲题目高分辨率质谱与化学信息学相结合,用于标准化,常规的非靶向代谢组学 演讲嘉宾

Philip Marriott
莫纳什大学

时间 演讲题目墙报评选 演讲嘉宾

时间 演讲题目晚宴&墙报奖颁奖仪式 演讲嘉宾

  • Oliver J. Schmitz

    杜伊斯堡-埃森大学

    2009,Oliver J. Schmitz教授获得伍珀塔尔大学(BUW)分析化学教授职位。2010至2012年间,他担任BUW的分析化学系主任。自2013以来,施密茨一直担任杜伊斯堡-埃森大学的教授,也是应用分析化学研究所的主席。
    2009年,他共同创立了IGNTRAX UG公司,该公司用质谱仪耦合分离技术开发了新的离子源和单元。2011年,他联合创始了伍珀塔尔大学纯和应用质谱学跨学科中心,2018年,他在杜伊斯堡-埃森大学创立了分离和教学研究中心。他著作/合著了一本教科书和9篇书籍章节,并在同行评审期刊上发表76篇论文,作了超过120次讲座,拥有4项专利。
    Oliver J. Schmitz教授的主要研究领域是分离科学,重点是对复杂样品的分析、离子源的发展、多维LC和GC的使用和优化、离子迁移质谱以及与质谱仪的耦合分析技术。他是多家期刊编辑委员会的成员,并在2003年度获得美国癌症研究协会培训奖,2013年获Gerhard-Hesse色谱奖,同年任Fresenius讲座讲师。自2013以来,施密茨教授在中国、印度和越南等国家和合作伙伴一起组织analytica中德论坛和analytica国际研讨会。

  • 赵宇亮

    国家纳米科学中心

    赵宇亮院士目前担任国家纳米科学中心副主任。在四川大学获得学士学位(1985年)在东京都立大学获得硕士学位(1996年)和博士学位(1999年)。先后在日本原子力研究所先端科学研究中心,日本理化学研究所(RIKEN)从事研究工作。2001年获得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支持并回国。201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赵宇亮院士主要从事纳米生物效应分析与安全性研究。在国内率先提出纳米材料生物(健康)效应这个研究方向和学术思想,创建了我国第一个纳米生物效应与安全性实验室。目前的研究成果已应用于治疗癌症的新概念纳米药物的发现以及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标准分析方法等。

    截止目前,已发表500余篇经同行评议的学术论文,8篇国际期刊评述,他引次数超过34000次(H指数93),编辑和出版13本书籍,其中3本为英文书籍。应邀国际国内邀请学术报告超过260次。

    曾获得发展中国家科学院TWAS化学奖(2016),国家自然科学奖(2012),中国毒理学杰出贡献奖(2015),“科技北京”百名领军人才(2014),“中国科学院建院60周年基础研究成果”(2009),北京市科学技术奖(2008),中国科学院-德国拜耳青年科学家奖(2006),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2005)等等。

  • Professor Emily F. Hilder

    南澳大利亚大学 | 未来工业研究所

    Emily Hilder教授是南澳大利亚大学未来工业研究所(FII)的主任。FII的使命是通过合作,创造新的产业,支持传统产业接受新技术,以将其改造,创造明天的产业。她也是便携式分析分离技术(ASTech)ARC培训中心的副主任和终端用户低级别分析集成设备ARC研究中心副主任(IDEAL)。Emily是一个分析化学家,她的研究重点是新型聚合材料的设计和应用,可用于改进分析测量的结果,包括分离、生物分析和疾病诊断等新技术的应用。Emily喜欢与工业界和终端用户一起实现基础研究的实际效益,她的研究有助于开发新的商业产品,包括色谱柱和消耗品、材料和产品等,可用于血液和其他液体的微取样和储存。
    她是澳大利亚皇家化学研究所研究员,并得到了许多奖项,包括Doreen Clark奖章(RACI)、Jubilee奖章(ChrimoSoc,英国)、LCGC色谱研究新星(北美),并被收录进2013年和2015年世界上100位最具影响力的分析科学家。她在2014被评为“40岁以下40强分析科学家”之一,在2016年被选为该领域50位最有影响力的女性之一,2017年被评为分析科学的前10大领袖之一。她发表超过120篇论文,自2004以来获得了超过2200万美元的科研经费。她是分析和Analytical and Bioanalytical Chemistry杂志编辑(Springer Nature)。

    艾米丽出在塔斯马尼亚生并长大,毕业于塔斯马尼亚大学。她于1996获得科学学士学位(荣誉),2000年获得分析化学博士学位。她曾在Johannes Kepler大学(奥地利)分析化学研究所、E.O. Lawrence Berkeley国家实验室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化学系进行博士后。之后,她回到了澳大利亚,于2004年在塔斯马尼亚的澳大利亚分离科学研究中心(ACROSS)工作,于2004-2007年获得ARC未来科学奖学金,并于2010-2014年担任ASTech主任,于2014-2015年任化学系主任。2016年,她进入南澳大利亚大学。

  • Prof. Dr. Oliver Fiehn

    加利福尼亚大学戴维斯分校 | NIH西海岸代谢组学中心

    Oliver Fiehn教授是代谢组学发展和应用的先锋,至今已发表超过220篇文章。他从1998年开始任博士后,从2000年起在德国波茨坦马克斯-普朗克分子植物生理研究所担任组长。2004起,他担任了加州大学戴维斯基因组中心教授,负责自己的实验室和卫星核心服务代谢组学研究实验室。自2012以来,他担任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西海岸代谢组学中心主任,中心有35名员工、16个质谱仪。
    Fiehn教授的研究旨在了解人类群体、动物和植物模型、细胞和微生物的代谢水平。为了利用来自这些不同的生物系统的数据,他的研究实验室专注于标准化代谢组学报告并建立代谢组学数据库,例如北美MassBub(http://massbank.us)拥有超过200,000公共代谢组学质谱数据,另外BinBase拥有来自2,000多个研究的超过110,000个样品资源。Fiehn教授的实验室开发和实施新的分析化学方法和技术用于代谢组学研究,内容包括利用离子迁移提高峰值容量,到通过化学信息学工作流和软件识别化合物等。他与一系列研究者合作,通过统计、文本挖掘和基于路径的绘图工作来解释人类疾病中的代谢组学数据。他还研究了基本生化问题,从代谢产物损伤修复到新的epimetabolites概念等,即在细胞中获得调节功能的主要代谢物的化学转化。

    Fiehn教授获得了一系列奖项,包括2014年分子和细胞蛋白质组演讲奖和2014年代谢组学会终身成就奖。2005-2010年和2012-2015年间,他在代谢组学会董事会任职,组织了一系列的研讨会和会议,包括2011年Asilomar代谢组会议和2015年在旧金山召开的国际代谢组学大会。

  • Professor Philip J Marriott

    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

    Philip Marriot教授于澳大利亚拉筹伯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并于英国布里斯托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他先后在新加坡国立大学和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任职。目前是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教授。已发表了375篇学术论文和书籍章节。

    Philip Marriot教授的主要研究领域是GC和MS,特别是高分辨率全二维气相色谱(GC×GC)和多维气相色谱,联用MS和其他检测器,包括基本方法开发和广泛应用基础,涵盖了石油化工制品,精油,天然产物,污染物,农药,脂肪酸以及手性分析。

    曾获得澳大利亚研究委员会发现杰出研究员奖(2013年),以及中国科学院、葡萄牙科学院与澳大利亚科学院合作访问教授。韩国国家研究基金会颁发的世界一流大学杰出教授奖(韩国中央大学)。巴西国家科学技术发展委员会(CNPq)特别研究员奖(巴西里约热内卢与联邦大学和巴西农业研究公司,咖啡及天然油项目)。

  • Prof. Dr. Peter Q. Tranchida

    杜伊斯堡-埃森大学

    Peter Q. Tranchida博士目前在意大利墨西拿大学化学、生物、制药和环境科学系担任食品化学副教授。
    他主要采用先进色谱方法分析复杂食品样品,如快速和超快速气相色谱系统等。此外,他还致力于最终生成固定相评价(即离子液体),尤其是经典多维综合二维色谱系统的开发和应用。具体而言,他在经典多维气相色谱、多维液相色谱和综合二维气相色谱(GC×GC)等领域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
    在GC×GC方面,他进行了应用、方法优化方面的研究,并引入了一种新型流量调制形式。2012年,在里瓦德尔加达 “第九届GC×GC研讨会”上,他因在二维气相色谱综合领域中的杰出成就而被授予“约翰·菲利普斯奖”。在质谱系统方面,他目前擅长使用快速扫描单四极、三四极和高分辨率飞行时间装置。
    特兰奇达教授目前是《分离科学杂志》(Wiley)的编辑,合著学术论文约120篇,并在国内和国际会议上发表了270多篇口头/海报报告。

  • Janusz Pawliszyn

    滑铁卢大学化学系

    Pawliszyn教授的研究焦点是设计用于从复杂基质中分离分析物和随后分离、鉴定和确定这些物质的高度自动化集成仪器。目前,他的研究重点是在样品制备步骤中消除有机溶剂,以便于现场监测和体内分析。他考察了溶剂萃取的几种替代技术,包括涂布纤维、针包、膜和超临界流体等。Pawliszyn博士正在探索计算和建模技术的应用,以提高样品制备、色谱分离和检测的结果。他的主要研究兴趣领域包括微柱色谱、毛细管电泳和微芯片分离设备的成像检测技术的开发和应用。

    他发表了超过600篇科研论文,并出版了有关固相微萃取的专著。他的赫希指数(H-指数)为88。他是加拿大皇家学会会士, Analytica Chimica Acta和Journal of Pharmaceutical Analysis杂志编辑。他发起了学术会议“EXTECH”,主要讨论样品制备的新进展,并传播该领域的新发展。该会议每年在世界不同地区举行。

    他获得了1995年McBryde奖章、1996年Tswett奖章、1996年色谱分析联用技术奖、1996年Caledon奖、1998年英国色谱学会Jubilee奖章、2000年加拿大化学学会Maxxam奖、2000年Carleton大学Varian Lecture讲座奖,2000年南伊利诺伊大学校友奖,2001年洪堡特研究奖, 2002年COLACRO奖章,2003年加拿大研究主席奖。2006年,他被ISI选为引用最多的化学家,2008年东部分析论坛授予他A.A. Benedetti Pichler奖。2008年,他获得了波兰科学院Andrzej Waksmundzki奖,2008年获Manning Principal奖,2010年获瑞典化学会Torbern Bergman奖,2010年获安大略总理创新奖,2010年获Marcel Golay奖,2010年获ACS科学技术奖,2011年获PittCon Dal Nogare奖,2012 年获E.W.R. Steacie奖,2013年获 CIC环境研究与发展奖,2013年获LeSueur Memorial奖,2015年获波兰化学学会Maria Skłodowska-Curie奖,2015年获 匈牙利分离科学学会Halász奖章, 2017年获匹茨堡分析化学大会奖,2017年获东部分析化学论坛杰出成就奖,2018年获ACS色谱分析奖。他目前任加拿大研究主席和加拿大工业研究新分析方法和技术主席。他还是NSELC工业研究新分析方法和技术主席。

  • Dr. Jens Boertz

    LGC Standards公司

    Jens Boertz博士是北莱茵威斯特伐利亚州韦瑟尔市LGC Standards公司高级产品经理。他毕业于化学本科,后获得杜伊斯堡埃森大学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为铋代谢质谱研究。在加入LGC之前,Boertz博士曾任弗劳恩霍夫学会的实验室经理,欧盟参考物质与测量研究所(IRMM,位于比利时赫尔)研究员和Sigma-Aldrich公司(瑞士布克斯)分析试剂高级产品经理。此外,他还是德国标准化机构(DIN,柏林)和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日内瓦)的参考物质组的创始成员,曾参与ISO 34号指南向ISO 17034标准的转换工作。2017年,他开始在中国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NIFDC)和中国国家药品标准委员会认知(5年)。

  • Prof. Dr. Alejandro Cifuentes

    食品组学实验室主任 | 代谢组学平台主任
    食品科学研究所 (CIAL) | 西班牙国家研究委员会(CSIC)

    Alejandro Cifuentes是西班牙国家研究委员会(CSIC)教授、食品组学实验室主任、代谢组学平台主任(西班牙精英大学与研究机构联盟UAM+CSIC)。曾任CSIC食品科学研究所所长、工业发酵研究所副所长。Aljundro的研究主要包括食品组学(包括转录组学,蛋白质组学和代谢组学)、食品质量和安全性,以及天然生物活性化合物隔离和表征高级分析方法开发。他曾获得多个国家和国际奖项,是15个国际期刊编委(包括Journal of Chromatography A, Journal of Separation Science, Food Analytical Methods and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olecular Sciences)和Trends in Analytical Chemistry Electrophoresis和American Journal of Advanced Food Science杂志编辑。伊斯特里,电泳和美国先进食品科学杂志。他发表了250余篇SCI论文,撰写20本专著和书籍章节。他还持有9项专利。他的H指数为64(2017年11月),他的论文引用量达13,000多次。Alejandro受邀在欧洲、亚洲、非洲、美国和大洋洲等不同国家的国际会议讲座150多次。他首次在SCI期刊上定义了食品组学这一新的研究领域。

  • Annika Doell

    AbbVie Deutschland GmbH & Co.KG 药品开发部

    Annika Doell是杜伊斯堡-埃森大学博士研究生,参与大学应用分析化学研究所与AbbVie生物制药公司产品开发部合作药品开发项目。
    她的研究重点是高灵敏度纳米HPLC/MS/MS生物治疗体内表征方法的开发。她拥有曼海姆应用科学大学生物技术学士学位和硕士学位。

  • Prof. Dr Jörg Feldmann

    阿伯丁大学(英国) | 化学教授和TESLA实验室

    1995年,Jörg Feldmann在埃森大学环境分析化学研究所获得博士学位。他英属哥伦比亚大学(加拿大)担任Feodor Lynen Fellow(AVH)2年,并于1997进入阿伯丁大学(英国)。自2004起,他一直是该校的化学教授和TESLA实验室(微量元素形态实验室)主任。TESLA拥有约20名研究人员,主要由博士生和博士后研究员组成。他对砷代谢产物的分析研究极大地影响了世卫组织于2015年确定的水稻污染物最高水平限制。他的工作一直是假设和问题驱动的,以开发新的分析系统,解决环境和生物问题为目标。他开发的方法包括HPLC-ICP-MS耦合元素探测仪和ESI-MS分子检测器。目前,他已经在70多家期刊发表了240多篇同行评议论文,被引12,000多次(H-指数60),他已经做了超过130份受邀/主旨大会演讲。除其他期刊编辑活动外,他自2005年以来一直担任ABC国际咨询委员会委员。他曾在巴西圣卡塔琳娜联邦大学任客座教授。他最近获得的奖项是2015年度欧洲等离子光谱化学奖和2016年度RSC跨学科奖及奖章。

  • Professor Tadeusz Górecki

    滑铁卢大学化学系

    Tadeusz Górecki是滑铁卢大学化学系教授。他在波兰格但斯克理工大学获得工程硕士(1981)和博士学位(1986),并由波兰共和国总统授予化学科学教授学位(2009)。Górecki的主要研究领域是分离科学,重点是全二维气相色谱和气相色谱(GC×GC和LCxLC)、被动采样和环境分析。他作为作者/共同作者出版了25本书/书章,在同行评审期刊发表了超过160篇论文,发表了近290篇会议论文(包括超过60次受邀演讲),并拥有6项专利。由于他在分离科学上的贡献,波兰科学院分析化学委员会授予他Waksmundzki奖章。他也是2017年第四十一届国际毛细管色谱学术研讨会暨第十四届GCxGC研讨会GCxGC终身成就奖的获得者。他的论文被引用了近6000次。

  • Prof. Dr. Dietmar Knopp

    慕尼黑工业大学 | 分析化学与水化学、生物分析与微阵列研究小组主席

    1985年,Dietmar Knopp获得莱比锡大学博士学位(生物化学),1986年获得柏林医学院博士后学位(毒理化学/医学毒理学),1992年获得Halle-Wittenberg马丁-路德大学博士后学位(应用生物化学)。在环境毒理学领域工作15年后,他于1991年来到了慕尼黑工业大学任分析化学系主任,并建立了生物分析工作组。
    Knopp教授的研究领域是用新的生物分析方法对环境和食品样品中痕量有机化合物进行分析测定,包括对不同类型抗体(多克隆、单克隆、重组)和有机小分子(农药、多环芳烃、真菌毒素、药物、生物碱)中分子印迹聚合物(MIPs)的生成、多种检测形式的开发和应用(免疫分析、膜侧流测定、免疫亲和柱)和新型生物功能化纳米颗粒的开发。他还是多家学术期刊编辑委员会的成员。

  • Prof. DI Dr. techn. Erich LEITNER

    格拉茨科技大学 | 分析化学与食品化学研究所

    现任职务:
    格拉茨理工大学分析化学与食品化学研究所负责人
    “食品化学与人体感官分析”研究小组负责人

    学术生涯:
    他是一位训练有素的分析化学家,在“分析化学、微化学和放射化学(TUG)研究所”获得硕士和博士学位,主要进行有机物印记分析。80年代后期,他开发了二恶英分析方法。
    1993年,他进入食品化学与食品技术研究所,并成立了“芳香分析”研究小组。2008年,研究所主任退休,研究所解散,他的研究小组被并入分析化学研究所。当时,分析化学研究所更改为今天的名字。

    研究重点:
    食品和食品接触材料中挥发性和气味活性物质的鉴定,主要采用基于气相色谱的超痕量分析方法和人体感官技术。他对多维分离、样品制备和超痕量方法的发展及有效的常规分析方法开发尤其感兴趣。

    教学活动:
    除了在分析化学和感官分析方法举行了广泛讲座外,Leitner教授还为工业合作伙伴提供了分析化学(气相色谱、样品制备和质谱)和感官分析的培训课程。
    他也和他人共同教授食品工业的两学期研究生课程“食品化学与技术”。
    此外,他还与阿肯色大学食品科学系合作,担任 “食品化学与烹饪艺术” 暑期学校的发起人和协调员。

  • 黄承志

    西南大学

    黄承志教授于1986年获得西南师范大学学士学位,随后从事了四年助理研究员工作。1993年,获得北京师范大学分析化学专业硕士学位。1996年,获得北京大学分析化学专业博士学位。1998-1999年,他担任日本日立公司中央研究实验室分析和生物化学部客座研究员。2000-2001年,在加拿大渥太华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01-2003年,在日本东京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黄承志教授自1998年晋升为教授并于2000年起任博士生导师。

    黄承志教授的研究领域主要关注于先进分析工具的开发,以更好地了解复杂的生物学现象和生化催化反应动力学。例如,使用等离子体纳米颗粒作为基于暗视野显微镜的成像剂和生物传感器,并使用量子点追踪感染宿主细胞的单一病毒。目前已在ACS Nano, Chem. Sci., Green Chem., Biomaterials, ACS Appl. Mater., Interfaces, Small, Anal. Chem., Chem. Commun.等学术刊物发表学术论文430多篇。

  • Dr. Andrej Shevchenko

    马克斯-普朗克分子细胞生物学与遗传学研究所

    Andrej Shevchenko自2001以来担任德累斯顿MPI分子细胞生物学和遗传学研究组组长。他的主要兴趣是定量蛋白质组学、高分辨率鸟枪脂质组学和饮食对脂质和蛋白质稳态的影响。他的研究小组开发了广泛应用于生物分析实践中的几种方法,例如用于识别具有未知基因组的生物体中的蛋白质的MS BLAST方法;靶向复用绝对定量MS方法;LipidXplorer脂组学软件;MTBE脂质提取方法等等。他在同行评审期刊上发表了超过250篇文章(H-指数=97),是德国质谱学会生物质谱(2011)杰出贡献奖的获得者。

  • Dr. Florian Uteschil

    杜伊斯堡-埃森大学 | 应用分析化学

    2006年,Florian Uteschil进入杜伊斯堡-埃森大学(UDE)学习水科学跨学科课程。在澳大利亚悉尼新南威尔士大学完成学士学位论文后,他又回到UDE,学习分析化学仪器专业。
    2012,他在Ursula Telgheder博士的仪器分析化学小组完成硕士论文。硕士论文研究了基于场的离子迁移率光谱仪,论文由数个共同作者完成。他于2013至2016年间攻读博士学位,研究主题为离子迁移谱学(IMS)结合激光诱导荧光检测。博士论文形成了一项专利和一篇论文,对直接进样探针与IMS结合的分析方法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自2017年底以来,他在Oliver J. Schmitz博士的应用分析化学组做博士后。他的主要工作是与工业界的国际合作项目管理,包括在大学实验室进行的研究和开发。
    Florian Uteschil博士的研究领域是离子源、离子迁移谱和质谱分析耦合技术的开发。他被授予2012年度德国萨克勒本公司最佳硕士论文奖。

  • Prof. Frantisek Svec

    美国伯克利加州大学 | 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

    Frantisek Svec教授于捷克化学技术研究所先后获得学士、博士学位。1976年,任职于捷克斯洛伐克科学院高分子化学研究所。1992年,任职于美国康奈尔大学。自1997年以来,他任职于美国伯克利加州大学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2014-2017年曾任北京化工大学教授。2017年,任捷克查理大学教授。

    Frantisek Svec教授已撰写超过450篇科学出版物。他引次数已超过25000次(h指数为100)。曾编辑2部书籍并撰写75项专利。

    Frantisek Svec教授目前担任Journal of Separation Science和Separation Science Plus主编。因其在整体色谱柱的开创性科研工作,获得过众多国际奖项,包括ACS色谱奖,英国色谱学会马丁金奖,CASSS奖等等。Frantisek Svec教授以其在整体色谱柱领域的研究及在液相色谱、电色谱、固相化学载体、酶固定和微流体等的应用而闻名。

  • Prof. Myeong Hee Moon

    韩国延世大学

    Myeong Hee Moon教授1987年获得韩国延世大学学士学位。1991年,获得美国犹他大学博士学位,导师为Calvin J. Giddings教授,并在美国犹他大学从事博士后工作。1994年,任职于韩国江陵国立大学。1999年,任职于韩国釜山国立大学。自2003年起,任职于韩国延世大学化学学院。

    Myeong Hee Moon教授的研究领域主要关注于开发应用于生物大分子分离和表征的流场分流方法(FFF)。开发了各种FFF通道系统,如玻璃质进口不对称流动FFF,中空纤维流场分流(HF-FIFFF或HF5),使用等电聚焦和不对称FIFFF(IEF-AF4)的多维度分离技术进行蛋白质分离,用于脂质组学精确ESI-MS和金属蛋白质精确ICP-MS的小型化AF4。他的研究兴趣还包括利用纳米流LC-ESI-MS/MS的即时和非即时联动FIFFF的脂质组学分析来研究与疾病相关的生物标记。

    Myeong Hee Moon教授发表了170多篇科学文章。2007年获得韩国化学会奖励,2009年获得韩国分析科学学会奖励,2013年获得碳文化研究所奖励。

    Myeong Hee Moon教授曾任韩国质谱学会主席(2016-2017),并担任 Anal. Chem.和J. Proteomics编委会成员。他自2016年起担任国际质谱基金会(IMSF)常务理事,并担任亚洲大洋洲质谱会议(AOMSC)国际委员会主席。

  • Prof. Katsumi Uchiyama

    日本东京都立大学

    Katsumi Uchiyama教授于日本星药科大学获得药理学博士学位(1987年)并继续从事学习和科研工作(1983-1995年)。1995年移居日本东京,目前担任日本东京都立大学应用化学系教授。

    Katsumi Uchiyama教授的研究兴趣是微分析化学,包括喷墨装置的分析使用,毛细管电泳和微化学装置的纳米/微小装配。已发表200多篇学术论文及13本书籍。拥有微流体装置,配偶莫和微光学装置等方面的8项重要专利。

    Katsumi Uchiyama教授曾任日本分析化学学会副主席(2013-2018年)。曾获得日本化学会化学教育奖(2014年)、最佳优秀论文奖(2001年,2008年)。日本分析化学学会期刊-Otani奖(1983年)。

  • 王建华

    东北大学

    王建华教授1962年出生于中国山东省。于南开大学化学系获得学士学位,于吉林大学获得理学硕士学位,于丹麦技术大学获得博士学位。自2004年12月任Talanta副主编。曾担任Journal of Analytical Atomic Spectrometry 国际顾问委员会成员(2006-2010)。

    王建华教授目前的研究领域主要关注于流动分析方案和连接技术的开发;从复杂样品基质中分离痕量级分析物(金属和生物大分子)以及生命科学分析。

  • 方群

    浙江大学

    方群教授目前担任浙江大学化学系微分析系统研究所所长,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

    方群教授的研究领域主要关注于微流体分析,毛细管电泳,流动注射分析和微型化分析仪器研制,特别是用于生化分析,高通量筛选,即时检测的自动化和高通量液滴微流体分析技术的开发和单细胞分析。

    已在上述领域发表110多篇经同行评议的论文,并在微流体领域发表22项专利。曾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2008),中国化学会梁树权分析化学寄出研究奖(2015)。

  • 蒋兴宇

    中国科学院大学 | 国家纳米科学技术中心

    蒋兴宇教授目前担任南方科技大学讲席教授。于美国芝加哥大学获得学士学位(1999年),于美国哈佛大学获得博士学位(2004年,导师George Whitesides教授)。2005年,加入国家纳米科学技术中心和中国科学院大学。2018年加入南方科技大学。研究方向主要关注于微流体和纳米医学。

    蒋兴宇教授曾获得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国家杰出青年基金,Scopus青年研究员金奖,人类前沿科学计划青年研究员奖,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同时担任Nanoscale副主编。

  • Dr. Carlo Morasso

    意大利ICS Maugeri SpA纳米医学和分子成像实验室

    Carlo Morasso博士目前担任意大利ICS Maugeri SpA纳米医学和分子成像实验室高级研究员。于意大利米兰大学获得药物化学博士学位,随后于英国伦敦大学学院纳米技术中心从事研究工作,关注于开发应用于检测HIV感染的多标记分析。2011-2017年,加入IRCCS Don Gnocchi,参与成立其纳米医学实验室(LABION)。

    Carlo Morasso博士研究方向主要关注于使用等离子体纳米粒子,纳米结构材料和现代光学方法(如拉曼光谱),以用于诊断癌症和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新诊断工具。

  • 唐惠儒

    复旦大学

    唐惠儒,复旦大学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负责人、中科院“百人计划”入选者。1994年获伦敦大学博士学位。从事代谢物结构、功能及代谢组学研究30年。曾任英国BBSRC所属食品研究所及英国帝国理工学院生物医学部Senior Scientist、中科院武汉物数所研究员、“中科院生物磁共振分析重点实验室”主任、英国NHS与中国科技部973及蛋白质/纳米科学重大研究计划等项目评审专家、J Proteome Res编委。在PNAS等上发表SCI论文170余篇,被引6200余次。部分工作被Science、Nature及系列刊物作为“研究亮点”专文评述。现任中国生物物理学会理事、中国生物物理学会自由基生物学及自由基医学分会常务理事、中国生物物理学会生物磁共振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国营养学会基础营养学分会理事;Metabolomics、Curr Metabolomics、Arch Pharm、《分析化学》和《基础医学与临床》等编委,Nature Partner Journal-Molecular Phenomics及Nutri Metabol等副主编。

  • 魏为力

    重庆大学

    魏为力研究员于2004年获得重庆大学学士学位,2007年获得重庆大学硕士学位,2010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环境化学与生态毒理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获得博士学位。2010-2014年任职于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稀土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2014年,获得重庆大学“百人计划”青年学者,担任特聘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现为重庆大学药学院药物分析学系主任。

    魏为力研究员的研究领域主要关注于生物医药分析和手性识别研究。在PNAS, Angew. Chem., Chem. Sci., Chem. Commun., Small, Nano Res., ACS Appl Interfaces等期刊发表系列论文,发表论文总SCI他引1500余次。

  • 更多演讲嘉宾更新中

慕尼黑展览(上海)有限公司

上海市浦东新区世纪大道1788-1800号陆家嘴金控广场T1塔楼11层

邮编 200120

电话: +86 21 2020 5500
传真: +86 21 2020 5688
info@mm-sh.com